阿通社阿布扎比2024年3月14日电 - 亚洲致力于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实现气候中和目标,在此战略中,核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亚洲正成为全球核能发展增长的核心地区。
在中国、日本及印度的推动下,亚洲地区正在建设的核反应堆数量达到35座,表明该地区是全球核能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世界核协会最新消息,亚洲还计划建造220座新的核电站,这一动向进一步巩固了亚洲在全球核能发展中的领导地位。
随着多数亚洲国家规划新的核反应堆建设,旨在实现气候目标并生产清洁电力,预计到2026年,亚洲的核发电量将达到全球近30%。与此同时,多座在建及规划中的核电站预计将同期竣工,进一步加强亚洲作为全球核电增长主要推动者的地位。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过去十年中国在核电增长方面尤其显著,新增发电能力约37千兆瓦,其全球核电发电量比例从2014年的5%增加到2023年的16%。
中国已于2023年底启动首个第四代反应堆的商业运营。根据世界核协会数据,中国目前运营着55座反应堆,装机容量超过5.3万兆瓦,另有27座反应堆正在建设中,预计装机容量超过2.8万兆瓦。作为“十四五”规划的一部分,中国目标至202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70千兆瓦。
日本积极推进核能发展,计划到2030年使核能占能源结构的20%,目前正努力提高运行能力,并计划于8月重启岛根2号机组反应堆。随着其他机组安全改造于2024年完成,预计2025年至2026年间完成其他机组的重启,这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战略之一。
印度作为亚洲新增核电能力的重要贡献者,目前运营着23座反应堆,总装机容量达7425兆瓦,另外5398兆瓦装机容量正在建设中。印度计划到2032年将核电能力翻一番,增加约13千兆瓦。
孟加拉国的首座核电站在Rooppur建设中,据国际能源机构报道,孟加拉国已从俄罗斯接收首批燃料,计划于2024年开始商业运营,标志着该国核能发展的新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