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增雨论坛聚焦无人机技术与云播种创新

阿通社阿布扎比2025年1月29日电 第七届国际人工增雨论坛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该论坛由阿联酋国家气象中心通过“阿联酋人工增雨科学研究计划”组织举办。

论坛第二日重点探讨了无人机系统和新型催化材料的最新创新成果,同时强调了青年在人工增雨研究领域的参与。

当天议程由题为“自主无人机系统的发展及其在天气改良应用中的重要性”的专题研讨会拉开帷幕。会议围绕无人机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在提升人工增雨效率方面的作用展开讨论,多位国际专家参与,包括阿布扎比技术创新研究院首席创新官肖基·卡斯米博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组负责人扬·海尼伯格,大气主动干预公司研究员瓦西里·伊斯特拉蒂,以及西北大学教授沃洛夫·伯格。

研讨会由阿联酋人工增雨科学研究计划战略指导委员会成员迪翁·特布兰奇主持,与会专家就技术挑战、法规限制、运营难点以及人工增雨应用中的实时自主决策能力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此外,会议还包括一系列专题报告,涵盖“利用促进冰晶形成的材料对低层层状云进行无人机催化”“采用固定翼无人机优化云催化过程”以及“评估无人飞行系统在增强云催化中的作用”等内容。

论坛当天还举办了一场名为“云催化材料的设计、开发与测试:机遇与挑战”的研讨会,探讨了针对人工增雨需求不断发展的新型催化材料,如冰核材料和吸湿材料,并介绍了在材料科学和粒子制造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

该研讨会由“气候与水资源倡议”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马哈茂德主持,参与专家包括国际天气改良公司总裁詹姆斯·斯维尼、国家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米洛斯拉夫·贝洛里德、阿联酋人工增雨科学研究计划首届研究资助获得者、哈利法大学教授琳达·邹,以及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气象与气候研究所副主任奥特马尔·穆勒。

会议期间,与会者探讨了新型云催化材料从实验室研究向实际应用转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及后勤挑战,并展示了一系列互动研究成果,如“利用韩国实验性云物理实验室分析云催化材料”以及“基于自然存在物质开发和应用云模拟实验室进行冰晶形成实验”等。

责编:方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