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学家排除“X行星”在太阳系大部分区域存在可能

阿通社夏威夷2025年6月8日电 美国行星科学家近日利用夏威夷“泛星1号望远镜”,在太阳系外围区域展开系统性观测,在约75%的目标区域中排除“X行星”存在的可能性。

该研究由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主导,是目前最大规模的远太阳系类行星搜索之一,研究成果已发表于预印本平台arXiv。

此次观测共发现692个小型天体,其中包括23个矮行星及109个此前未被记录的天体。尽管未发现“X行星”,但其潜在存在区域已被显著压缩。

研究团队开发专用算法,叠加分析2009至2017年间多组同一星域图像,借助已知小行星轨道数据,实现对80天文单位外天体的精确识别。分析结果未见任何符合“X行星”特征的天体。

专家指出,目前“X行星”的可能存在区域已缩小至银河系平面附近一小片天空,该区域尚未被深入观测,后续仍需进一步研究。

据悉,2016年,天文学家巴蒂金与布朗曾提出“X行星”假说,认为其质量接近天王星,距离太阳超1000亿公里。尽管该假说激发广泛关注,但至今未有直接观测证据,其真实性仍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