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多维贫困率显著下降 2480万公民摆脱贫困

阿通社阿布扎比2024年1月16日电 据印度国家改革与发展委员会(NITI Aayog)的最新报告,近十年来,约2480万印度公民成功摆脱了“多维贫困”。此一成就标志着印度在解决贫困问题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多维贫困指数(MPI)作为国际广泛认可的衡量标准,不仅从经济层面,而且从教育、健康和生活标准等多个角度综合评估贫困状况。根据NITI Aayog昨日发布的研究报告《2005-06年以来印度多维贫困状况》指出,印度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关于多维贫困的具体目标。

报告进一步揭示,印度政府致力于在本十年末将多维贫困人口减少一半。牛津政策与人类发展倡议(OPHI)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对此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

NITI Aayog首席执行官对报告的发布表示赞赏,而该机构成员、教授拉梅什-钱德(Ramesh Chand)则在昨天的发布会上亲自介绍了这份报告。

报告还指出,在2013-14财年至2022-23财年间,印度人口中脱贫的比例显著提高,达到了17.8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财政年度始于每年的4月1日,终于次年的3月31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方邦在这一时期内贫困人口减少幅度最大,达到了约5940万人,紧随其后的是比哈尔邦(3770万人)、中央邦(2300万人)和拉贾斯坦邦(1870万人)。

报告强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减少多维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将免费粮食分配计划延长五年便是其中之一。报告总结道,各种针对孕产妇保健、清洁烹饪燃料分配、改善电力覆盖率的项目,以及“清洁印度使命”和“户户通水使命”等变革性运动,都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整体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