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通社阿布扎比2025年2月28日电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于27日在2025中阿企业家峰会上表示,中国与阿联酋在机器人产业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可以携手推动技术创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徐晓兰指出,机器人技术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技术等创新驱动下,机器人产业不断迈向智能化、精细化、规模化。
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3年市场规模达31.6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9%。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并已连续10年成功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搭建起全球机器人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阿联酋在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方面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徐晓兰表示,中国企业愿与阿方伙伴深化技术交流与市场合作,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医疗康养、特种机器人等领域探索更多合作机遇。她特别邀请阿联酋企业和机构积极参与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会,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国际合作与产业对接。
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6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参会,线上线下观众达160万人次。大会期间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大赛、产业对接活动,并展示了600余项最新机器人产品。
针对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徐晓兰指出,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呈现智能化、融合化、协同化的发展态势。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加持,核心零部件技术升级,以及机器人伦理与安全性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进展。
徐晓兰强调,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带来深远影响。中国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促进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创新,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